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面对苦难的智慧-读《牛棚杂忆》《干校六记》

这篇文章2418个字 预计阅读5分钟

年末,有朋友让我推荐励志的书籍,我想来想去给他推荐了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两本书,朋友带着满脸的困惑和怀疑,大概心里有N个问号,怎么可能写那个特殊时期的书,当得起“励志”二字,我很坚定的告诉他,只要用心阅读,一定会收获满满。

假期旅行,朋友带了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妈同行,老太太的思想和行为都像年轻人一样,甚至于可以和我们一群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在弯弯的山路上狂奔,几天的行程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完全忘记了老太太的年龄。

偶尔的机会,和老人聊起日常的生活,因为他们那一代人的人生遭遇了太多时代的变故,笃信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态度才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关键。

我们总是在思索生命的意义,也总是在不断的寻找生命的方向,人的一生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状态活着,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所有的挑战?

和老太太的聊天不禁让我想起给朋友推荐的那两本书的作者,季羡林、杨绛两位老先生,阿姨的人生态度竟与他们的乐观、独立和豁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季羡林先生的牛棚生活

关于季羡林老先生写的那本《牛棚杂忆》,已经有太多的人评价过这本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书,而我除了从那本书看到一段真实的历史之外,更多的感慨却恰恰是来自于老先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要一次次不断的被拉上台批斗,坐土飞机,季老先生甚至于在家里的阳台上也主动的练习坐土飞机的姿势,浑然把这些当成了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因为他不断的坚持训练,使得在他人视之为洪水猛兽般可怕的批斗会多了些诙谐的味道,他居然可以在那样的轰炸下,还有心思去评判一下革命小将们的批斗水平。

为了避免自己抵抗不住肉体的折磨,老爷子采取了修行的人才会尝试的心法,即让那一刻自己的身心分离,心还在,只是那副皮囊却已经不是自己了,痛也罢,苦也罢,一切都只是属于那副皮囊的,而自己的心灵已经超脱,优哉游哉的看着那疯狂的人群,浑然感受不到物理意义上的痛苦和折磨。

在数年的牛棚生活里,他从形式上关闭了自己的五感,却又在内心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训练到了极致,他能够听见牛棚里的任何声响,可以听见数十米外夜里传来的哭泣,他的浑身都装着雷达,警觉的活在那个纷乱的环境里。

一个北大的教授,以豁达的心态熬过了艰难的岁月,经历身体、心灵的一重重伤害和剥夺,却没有让自己沉沦和死去,在那样的时代里,有太多的人选择了离开,但是他却活了下来,坚持了下来。

虽然今天我们读季老先生的文字,其中很多的内容幽默风趣,但是仍旧可以透过文字体会到曾经的痛苦和绝望,可是那样的绝望并没有压倒这个北大的教授,反而用另一种力量成就了后来的大师,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可能有思想的进步和认知的觉悟的。

八王爷的最后时光
写到这里,我忽然就想起了二月河《雍正王朝》里描述的那个八王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家子弟,却因为兄弟党争而最后落得凄凄惨惨。当被圈禁之后,所有之前的下人被统统换掉,让半辈子生活极近精致、被人伺候的无微不至的八王爷无法忍受如此生活,日常作息便遭遇各种不适,最后导致病体加身,令人不可想象的因为晕眩致死。

八王爷是个反面教材,但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我们更清醒的看到今天发生的一切。

杨绛先生的干校生活
前几年阅读《干校六记》,因为之前知道了太多关于钱钟书和杨绛的经历,读那本书的时候,内心充满对作者的敬意,一个人在遭遇了那么多人生的苦难的状况下,还可以不断的在逆境中用如此冷静的笔触写下那一篇篇值得历史记忆的文字,不多一言,不赘一字,其中智慧令我肃然起敬。苦难不会因为我们的悲戚而远离,不会因为我们的软弱而退缩,那么面对苦难的姿态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格局。

人的一生,谁也不能预料未来的长路上会是怎样的境况,唯有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方能让生命多一些可能性,季羡林老爷子可以写出《牛棚杂忆》,杨绛老先生当年可以写出举重若轻,张弛有度《干校六记》,都是因为他们能够适时的调整心态,方能视苦难为另一种对生活的调侃。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念才是我们活着最重要的支柱,而这些精神强大的人们,跨越了凡人在生活中的设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太多的人因为熬不过去而选择离开的时候,他们不仅让自己挺了过来,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生命。这也正是我将这两本书推荐给朋友的缘由,励志不是挂在嘴上的宣言,而是实实在在的贯穿于苦难生活的态度。

阿姨的晚年生活
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那位阿姨曾是业界有名的女强人,也是一位合格有爱的母亲,几乎是一个人带大了一双儿女。我曾不止一次聆听阿姨讲他们曾经的故事,每一次都听得兴致盎然。他们的一生,跟随着国家的命运经历苦难和磨砺。作为共和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大半辈子的人生都贡献在了老少边穷的地方,却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热情。

就算是之后的人生遭遇重大的变故,老太太依旧能够坦然的面对人生给予的苦乐。已经接近75岁的老人每天早上还坚持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各种锻炼和精神上的娱乐充斥着她的生活。曾经的艰苦生活教会了阿姨用缝纫机给两个孩子做衣服,而这么多年,阿姨又主动的用缝纫机帮跳舞、唱歌的老年人们做演出服,出游服,那些服装色彩绚烂,一如阿姨今天忙碌缤纷的生活。

得到一个结果的最好和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榜样。——托尼.罗宾斯
我的生活中不乏这些自我激励的人们,他们总是在不断地突破着自我,所谓突破就是一次次拆掉自我设限的樊篱,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人生的挑战。他们是我的榜样,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聪明的人是能认清生活的真相,而睿智的人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投入热情去爱它,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面对苦难的智慧-读《牛棚杂忆》《干校六记》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