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点题不多,论述也让人觉得稍稍不是太合适,好在故事讲的还行,对于制作清单也有点帮助,总结整理了后,如下
为什么需要清单?
人类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无知之错需要人类的技术进步才能改变,无能之错却难以原谅,但是无能之错常常难以避免。现代社会,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复杂,有些工作的复杂性常常超越人的掌控范围,即使再厉害的专家也难免出现错误。人类在重压之下,人的记忆和注意力容易忽视一些单调的重复行为,另外,麻痹大意差不多是与生俱来,常常会跳过一些明明记得的步骤。日常工作中也很明显,因为一点遗漏,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给工作生活带来麻烦。
简单观察就可以发现,解决无能之错需要解决的其实是注意力集中的问题。而清单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对照清单思考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止遗漏以及对于不确定性的把控。这种方法叫做“强制函数”,就是用相对简单而直接的方法来迫使必要行为的发生。
清单使用的来由:
在一次飞机竞赛上,波音公司推出了最新型的轰炸机,飞机的所有指标都远超当时其他公司的飞机,结局似乎十分明朗,但是在最后的试飞时,飞机坠毁了,美国军方因此定制了性能差了一大截的飞机。在随后的事故分析中发现,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不是飞机的缘故,至于飞行员,已经是最顶级的水准了,换做其他人来还是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波音公司制作的这款飞机被称为“飞行堡垒”,各项性能大幅提升的代价是操作变得更复杂,需要注意的事项变多,飞行员的一个小遗漏,终于酿成大祸。工程师弄明白问题后,采取制作飞行清单的方式,让飞行员对着清单一项项操作,初看很蠢,但是效用十分明显,彻底解决了飞机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事故,而“飞行堡垒”也在二战期间大放光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构成变得无比复杂,即使产生了无比精细的分工,人力却仍然疲于应对,不管是清单,还是计算机,都是在延伸人的大脑,扩展人本身的处理能力
清单制作和使用要点:
1.设定清晰的检查点
2.操作方式:操作-确认,边读边做。确定是两种中的那一种
3.清单不要太长
4.准确、简练、被使用者所熟悉
5.版式也很重要,不要超过一页,不要杂乱无章,不要使用多种颜色,要方便区分重点
6.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改良
7.多套清单组合使用:
①一套清单用于重复操作的日常事务,一套用于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清单上记录下面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解决方案,还有参与人员的签字确认,保证进行了有效沟通,防止问题再出现
②划分事务的阶段,按阶段制定清单,如研究阶段,决策阶段,执行阶段,问题监测阶段,用不同清单列举出每个阶段所要关注的重点
清单使用的范围:
1.简单问题,有明确解决方案的问题,如蛋糕烘焙。可以直接按照清单操作
2.复杂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但是需要很多不同的专业人士组成团队才能完成,比如让火箭发射到月球。可以通过多清单的方式提升效率,检查缺漏
3.极度复杂问题,比如抚养孩子,本身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火箭发射成功一次,操作方式可以重复使用,第一个孩子用一种方法教育的好,不代表下一个孩子会吃这一套。难以通过程式化的方法简单处理。
注:什么时候应该严格遵守既定规程,什么时候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所有复杂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清单是人脑的延伸,面对突发情况和意外,还是需要人的选择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