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诗人性格的多样性——说贾岛(诗话)

诗人性格的多样性
☆ 金继兴

  退休以后,利用宝贵的时光读读书、学学习是非常好的。这学习既应该参加老年学校的学习,也应该进行自学。本人读古代诗歌作品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贾岛这个人,在我国唐朝万紫千红的诗歌世界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唐朝算不上是一位大诗人,但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今天说起“推敲”这个词汇和“十年磨一剑”这一句诗,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了。“推敲”是指写文章斟酌字句,反复修改;“十年磨一剑”比喻为做成某件事或实现理想多年来下了很大功夫磨炼。这个词汇和这一句诗均来源于贾岛。
贾岛这个人是以苦吟出名的诗人,他对诗歌词汇下得功夫是很深的。他写的一首诗歌中起初有这样一联“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好之后他认为是不是把“推”改成“敲”更好,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呢?思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贾岛骑在驴上,一边思考一边用手比划作推敲动作,不想撞到了大文学家韩愈轿子前面仪仗队的跟前。韩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不仅没有怪罪他,还给他拿定主意,用“敲”好,并且和他交上了朋友。这里的事,我想应该符合历史事实,贾岛和韩愈是同时代的人,都是我国中唐时期的人。
贾岛是一位诗人,同时是一个僧人,他早年入庙当过和尚,以后一直喜欢和僧人交往。他写诗下得功夫可谓深。他的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他自己写诗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他在这里说,这两句诗(指“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写了三年,每当吟诵时双泪迸流。知音如果不能赏识我的诗,我当归隐深山不出来了。他说的三年应该是夸张,但由此可见,他写诗下得功夫多么深。
如果认为贾岛是个僧人,以上的诗有佛家特色,他的性格一定柔弱吧!我说那也不一定,他也有刚强的一面。他写过这样的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里是说我这一把宝剑整整磨了十年,寒光闪闪,锋利得很,还没有试过锋芒。今天展示给你看一看,请你告诉我,天下谁有不平的事?剑在鞘中铮铮作响,这哪里像是一个曾经在庙里诵读经文的僧人说的话,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功高强、爱打抱不平的大侠说的话。虽然只是一种比喻,他自己并不是剑客,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贾岛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使我浮想联翩,提起寺庙,人们往往认为里面一定都是慈眉善目的佛,柔和得很。但是,也不尽然,大的寺庙里面不仅有各种佛,也有金刚怒目的金刚;僧人并不全部都是诵经的,在诵经拜佛的同时,也有练功习武的。有柔有刚,有阴有阳,有静有动,有下有上,这才构成了无限丰富、无限美丽的大千世界。
图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诗人性格的多样性——说贾岛(诗话)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