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的投稿来自笔友bar的巧克力小姐姐的生活小感悟。小编觉得每个人都在经历着拥有与失去,但人与人的的感受力却是差别极大。能从自己的经历中提取值得记录的瞬间也是培养敏锐度的一种方式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为了生活,去融入一个又一个圈子,可是久而久之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如何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呢?小编也很困惑。
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生活如海,起落无常,每个人都在潮起潮落之间,不断经历着失去。
一一罗曼·罗兰
大概是去年10月份我从一家兼职店辞职,本来在那家店已经做了快三年了,从一开始的一周五次,后来因为yq影响到去年的一周只去周六日两次,老板对我也还可以,只是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店里的氛围。
虽然我想着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挣到自己的工资,可只要有了社交难免出现一些摩擦。比如和我在同时间断打工的一个男生,经常嘴碎,明明不想理他,他还是噼里啪啦地说不停。而且还会暗自和店长打小报告。当时的我是极其讨厌他的那些行为。
还有另外一个小孩(因为他比我小好几岁),有一次竟然在下班后问如果要睡我给600元行不行。虽然心里早就恶心的要死,想啥呢?去pc也不是这个价吧?这些人的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没有正式工作,家里又穷,还想着白嫖?!
但是我表面上装作如无其事,说,要是你每个月给我的银行卡转账3万倒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些事,我从来没有和店里的其他人,哪怕是店长说过一句。
其实本来店长对我也还可以,只是推测那个男生经常和他打小报告,后来店长的一些行为我也无法接受,比如,有一次店里的客人付钱刷卡,我把他的在刷卡机上刷了一次忘记了让他再输入一遍密码或签名。当天这事我没有在意。后来店长查账的时候直接在群里发了监控视频,又给我私发了视频,说是我没有让客人签名的失误,要是视频打不开可以到店里用他手机看。
我想,这事我记得,如果你直接问我,我也会承认,可是为啥事先不问问,就直接调视频公开呢。
诸如此类的事后来接二连三,我只是觉得不被信任。后来没有多久就辞职了,当然也立马把那个小孩拉黑。我的价值观里如果有这样的人存在只觉得恶心。
除了拿到自己的应得的工资,什么也学不到,什么也得不到。已经没有能继续说服自己留下的理由了。
离开那个店以后的半年多里,和他们没再有任何联系。人与人的感情会因为地理距离而变得薄如蝉翼。
今年4月,忽然收到一个群发短信,是打工店里的那个男生发的,说他的家人因为前几天在老家出了车祸,重伤昏迷现在在医院急救,所以希望能得到捐助。他还转发了某某筹。我点开看了一下,之前的店长还有两三个同事也捐了。
对于要不要转发,要不要捐我也有过几秒的犹豫。但又转念一想,几十块钱(主要是自己也失业了还了很多外债所以上限只能是几十块)自己留着也发不了财,对他来说也救不了命。所以还是捐了。也算是三年多同事的一场情分。也帮他转发了朋友圈。
看他的朋友圈也很感慨,其实他打工也非常辛苦,这几年好不容易存了一点钱,一场车祸就全部送进了医院。家人也没有买过什么保险。虽然他根本算不上我的朋友,只算是相识一场。
看似和平的每一天,灾难其实也一直躲在看不见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