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一个假假的Coldplay歌迷。
如果听到一首陌生的歌曲,当歌手的声音想起来的时候,我会知道:“哦,这是Coldplay唱的”。我能把Coldplay的歌曲专辑听个遍,反复听,循环听,然后甚至还能唱几首。
但是我至今除了主唱Chris Martin以外,其他的几个成员名字还没记全。
我是一个假假的Coldplay歌迷。
刚开始听Coldplay的时候,还是2010年的时候,当时Coldplay已经出道14年了。
第一首歌听的是Coldplay的Yellow,来自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豆瓣FM”频道。豆瓣创了文青的先河,以豆瓣FM作为核心,打开了小众音乐市场,然后辅助以豆瓣小组成立同城交友,最后附上豆瓣读书、豆瓣电影等频道。
当年的iPhone还是iPhone5,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还是搜索下载方式,没有FM功能或者“与喜好相关”功能,那对一个没见世面的大学生,豆瓣FM还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豆瓣音乐会根据你常听音乐的类型,推送给听众没听过的音乐,然后产品规定还不能回头听上一首音乐,让听众使用时,一旦听到某一首神曲,就迫不及待把名字记下来,以寻求进一步互联网下载。
我是那个时候听到的yellow,虽然当时还不知道yellow代表的意思,但是简单的歌词和摇滚的英伦节奏直接把我带上了天,让我中断了当时的DOTA推搭,直接CTR+F4退出查看歌名。
在QQ音乐下载后,反复播放。意犹未尽,查看了他们的专辑,循环播放。
英伦摇滚从此进入歌单,挥之不去。
(二)
讲出来,别人都不信。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当时你留学的时候,选择的是英国而不是美国?”毕竟我还学别人认认真真的复习,考了GMAT,然后选择了一个和GMAT没半毛钱关系的英国学校Exeter U。
我解释了下:“我太迷Coldplay了,我想去英国听一下现场演唱会。”他们都不相信,觉得我再扯淡。我也觉得我自己在扯淡,毕竟我还喜欢过林肯公园,还立过在麦迪逊公园听林肯公园演唱会的宏愿。愿望flag立多了,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
然后很有趣的是,在做出签学校offer决定的那天,豆瓣FM APP传出来的还是Yellow,然后我决定了去英。我这人的习惯不太好,爱追缘分。
当时我和往常一样,吃饱了撑着散步,站在深圳大学科技院教学楼的顶楼,看着不远处的旧腾讯大楼,顶着满月听了首“Yellow”,然后鬼使神差的回复了Exeter U的邮件“accepted”,嘴巴还不由自主的跟唱起来。
我要去听Coldplay演唱会!
(三)
英国的生活就和英国的摇滚一样,起伏不断。阳光来的时候热得不行,坐在太阳下面啃三明治的时候会有“死狗”(seagull)在旁边盯着;太阳走的时候冷的不行,穿着短衣短裤冷的一塌糊涂,忙喝一口pims御寒。
在英国做起了旅行社,之前我说过。
当时我边做的时候心里边想着,什么时候Coldplay的官网更新的UK的演唱会信息,我一定要用挣的钱买一个能摸得到腿毛的位置。
然后再12月的时候,Coldplay在伦敦办起了演唱会。
我抢票,抢不过黄牛。我心里一堆草泥马奔腾而过,我的愿望就这么被黄牛给毁了。
结果天无绝人之路,Coldplay当时如日中天,在伦敦Royal Albert Hall办演唱会第一场卖的太快了,结果要加场。我兴奋的赶紧刷第二场,刷到了一把二等座。
当天我兴奋的和我爸妈打电话:“我要去听演唱会了!我还没听过!”我爸妈当然不知道什么鬼叫酷玩乐队,问了我一句:“儿子啊,这演唱会有这么好听吗,要1000块人民币?”我想了下,说:“是挺贵的,但是是我来英国的愿望啊!”
当时买完票,我看了下伦敦的酒店,花了800块订下了在皮卡迪里广场附近人生最贵的青旅下铺,跑去了伦敦。
(四)
没听过演唱会,不知道演唱会是可以全程站着听的。
Royal Albert Hall很小,日常是古典音乐演奏会的,一下子改成了摇滚乐团场地,总有点这些那些的不对劲。但是有趣的是,我的二等票竟然快靠近了舞台,快达到了摸脚毛的目的。
整场听众都在摇头晃脑,我有点无所适从,打开百度百科,把歌词一首,一首一首跟着唱,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
当时是《Ghost Story》专辑刚发不久,歌词都没记住,但是就感觉是,蹦就对了!
旁边的小哥脑袋都快甩我脸上了,我才知道听乐队可以在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情况下,尽情享受自我。然后我把手上的啤酒晃得撒了一地。
开心的不得了。
(五)
这个开心的状态我一直记得。
开心的像是,这件事就是单纯值得开心。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开心鸭。
今天诺亚的机构通线上开户测试很成功。
开心啊!
省了一半的工作量,开心啊!
突然就想起了在听Coldplay的这个状态。
开心啊!
以此为记。
——2021年12月8日1点05分于上海外滩花间堂
通融通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