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当你说为什么的时候,你在说什么?

事情的契机是这样子的,昨天傍晚爬山回来,在饭堂吃完晚餐,背着我的红色运动包,晃晃悠悠下楼来到榕园广场,准备掏出手机,解锁一辆小黄,骑车去两三公里之外的南门买水果。这时,一群小女生冲了上来,她们穿着蓝色的上衣,一眼我就认出来了,广播台的。这几天是广播台宣传维纳斯歌唱比赛,是中大每年一度的最大的歌唱比赛。对于我这种基本不唱歌的人,前几天在在另外两个饭堂吃饭,已经拒绝过多次了,每次都小心翼翼,深怕被各种恳求,然后十动然拒。

这一次,这些小朋友们趁我在手机开锁时,又扑了上来,而且不是一个,是三个,什么报名送礼物,什么加绩点,基本我的状态就是,“我不去,我不去,我不听,我不听”。

最后,我开好锁,准备离去,她们见我无动于衷,有个女孩最后说了句,“你为什么不参加呢?”接着有人附和,“拒绝这么可爱的女孩子,你忍心吗?”。

我竟无言以对,抬起头,看了看那个女孩,无辜的样子,真的好可爱,我笑了笑,然后慢慢地离开。

我在骑车去买水果的路上,觉得刚刚的对话有点意思。特别是那一句“你为什么不参加呢?”

为什么,如果我说我不会唱歌,对方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呢,如果我说我不喜欢挑战不擅长的,对方可能会说,为什么你怎么没有进取心呢?

我从对方的语气里,从这句为什么里,似乎就听出了这种责备之心。

好的,接着我们来说道说道为什么这三个字。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为什么这三个字,其实很容易说出口,你为什么不能够体谅我?你为什么不帮我做这个?你为什么不这样做?你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吃饭?你为什么不听我话?你为什么不尝试这种方式解题?你为什么生气?你为什么不能够认真一点?为什么,满世界都是为什么。

我曾经和妈妈聊天,也试过一次,我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够轻松一些,不要做那么多家务啊?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她让我去做了。

在人际关系中,问为什么,对于问的人来说,是很轻松的,当我不理解你的行为,当你的行为和我的预想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你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和我不一样,为什么,为什么。

然后我们就脱口而出,你为什么……?

所以,当我们说为什么的时候,其实表达的就是对对方的不满,对对方的行为与自己预想的不一致的不满,并且认定,错误一定是对方的,因为对方没有满足我,对方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可以这样,你为什么就不可以?这就是一种责备,一种不满。

这就是典型的我执,我认为好的,我喜欢的,你也要喜欢。

说“为什么”这三个字太轻松了,然后就把问题抛给对方了,自己就不用承担思考的责任了,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为什么这三个字,不应该是随便扔给别人的,而是应该留给自己的。当我发现,对方不认同我的观点,对方做的事情,和我的预想不一样。这个时候,我应该做的,是问自己,为什么对方会这么想问题,是不是我做的哪里不对,是不是我的论证不够严谨,是不是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或者是不是对方还遇到了什么别的事,是不是有心事和隐情?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的为什么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样的为什么,指向的是思考,是下一步的行动,去探求答案,去解决问题。

小时候,我们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每一篇都是问一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有春夏秋冬等等,并且会有相应的图文告诉我们,答案是什么,可能不一定是详尽的,但总归有一个答案。

问为什么,是我们人类进步的开始,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了,我们开始行动了,我们开始探索了,人类的文明就在这一次次关于为什么的询问中开始了。

在为什么背后,一定是具体的思考和行动。如果只是轻易地把问题丢给别人,是傲慢而不负责任的。这种轻慢的态度,会让我们彼此之间,产生更多的隔阂,一方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压抑,苦闷,慢慢关系开始冷淡,冷漠,甚至最后走向形同陌路。

相反,如果可以把为什么提给自己,当出现不愉快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机会,究竟是这个原因,还是那个原因,双方因为这次不愉快,反而有了深入沟通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成长,这是关系能够维系的根本。

不要轻易说出为什么,但要多多问自己,为什么?探索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解决问题是一件很爽的时候,不是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当你说为什么的时候,你在说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