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活在当下?活在未来?

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要锁定住未来,然后让自己活在未来,按照未来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去思考,这样,等到未来到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快人一步。因为我们已经在以这种方式,生活了很久很久了。同时,还有一种观念,就是要活在当下,当下这一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自己当下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进入心流状态,或者说进入禅定状态的必要条件。

那么,到底是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呢?

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观念这种东西,总是相反的。

一切的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场景,只需要三个字,就可以回答:看情况。

是的,一切说法都是正确的,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切让我们获得快乐,一切让我们获得满足,获得成功的方法,当我们把它们视为圭臬,一定要好好遵守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巨大的危险中,让我们成功的东西,往往也会让我们痛苦无比。

到底是利己更开心,还是利他更开心。到底是诚实更好,还是偶尔有一些善意的谎言更好。到底是避免冲突好,还是偶尔要有一些冲突好。到底是山更美,还是水更有趣味。一切的一切,这些观念,都没有答案。

有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流的人类,能够同时运行两套相反的价值观,而且还能够正常行事。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仅仅面对两套相反的价值观,我们可以同时面对N种不同的价值观,同一件事情,有N种不同的解读,不同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观念千千万万个,到底怎么选择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听从你内心的声音。

我们一直在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而要怎么成为你自己呢,就是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我们一直面对的都是别人的观念,都是一个个看似都非常非常有道理的观念,而且确实可能非常有道理,可是总有一个与之相反,同样有道理的观念,也会让你频频点头。

然后,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法,当然就是理性思考,前提,假设,论据,论证,结论,通过这几部分的分析,就可以判断一个说法是不是有道理,可是,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不是如此的,我们不能够什么都进行判断,比如今晚到底是吃湘菜呢,还是吃粤菜呢,怎么假设,怎么论证,怎么得到结论,完全得不到啊。

那么,就要听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想吃川菜还是粤菜。

不过,倾听自己的内心,这句话实在是太过于笼统了,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

可以把倾听自己的内心,变成倾听自己的身体。我们判断想要吃什么,我们就可以假想自己就来到一桌川菜或者一桌粤菜面前,然后想象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垂涎欲滴呢,还是完全没有胃口呢,当你能够感受到的时候,你就会有答案。

观念是会骗人的,不过身体知道答案。

回到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的话题。如果我们不思考未来,我们是什么状态呢,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应该去向何方,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这个时候,当我们完成了一些应急的事情之后,就会非常非常地懈怠,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我们的身体会感到很焦虑,很迷茫,这就说明了活在未来的重要性。同时呢,如果只是活在未来,一直想着的都是远方的目标,一直生活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就会错过生活中的很多精彩,比如与朋友一起喝酒吹水,与家人一起其乐融融,欣赏自然风光,甚至是一餐美食,都会因为你一直想着要解决某个问题,而变得寡淡无味,这也是很糟糕的。当你达到了目标,回头一看,似乎这一路上,除了个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而且万一,结果还是很糟糕的,那么,这一段时间,岂不是白过了,既没有好好地生活,也没有好好追求。

怎么办呢,当我们思考要做什么的时候,当然是活在未来,拼命地想,反复地想,未来会发生什么,我要做一些什么,可以推动未来的到来,甚至可以去改变一点未来。

思考好了之后,接下来当然就是行动了,在行动的时候,活在当下,这是最最重要的。这里所谓的活在当下,不是这种身体在当下,心不在当下的状态。而是身心同时都在当下的状态,面对一件事情,就全神贯注地去做,用身心去体验整个过程,去享受和拥抱这一刻,这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处于非常好的状态。

最后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很焦虑,其实是因为,我们不能够去面对这个当下的状态,我们想要逃避,这个时候,焦虑就自然产生了。当我们去面对挫折,面对失败,面对挑战,就在当下这一刻,其实,这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了,我们甚至可以把玩一番,原来挫败感是这样一个感觉啊,原来焦虑是这样一个状态啊,原来恐惧是这样的啊。

这就是我对活在当下和活在未来的一点点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活在当下?活在未来?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