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听歌,重新开了一个网易云音乐账号,听私人FM,最开始推荐的就是两首日语歌曲,都挺好听的,打开第二首看了看歌词,也讲的大概是一个少女怀春,渴望被爱,渴望了解自己的故事。接着又给我推荐了一首《情书》,都蛮好听的。然后我就坐在座位上伤感了好几秒钟,突然觉得爱一个人和被爱的感觉好美好。然后觉得,音乐真是一个好棒的家伙,可以瞬间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场景。
不过这一份沉浸感转瞬即逝,就像落在手上的雪花,开始是让人惊喜的,可是很快,手心的温度,就把雪花融化,刚开始的欢喜,很快就消失了。
可能快乐就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生活也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似乎要想保持长久的快乐,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做一些什么,不断地尝试一些什么,不断让自己保持一些紧张,一些焦虑,一些兴奋,这样才是最好的状态。
有目标,有反馈,做的事情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就会感受到兴奋。
总是要面对一些挑战,总是要战胜一些困难,总是要超越什么,才能够开心。
可是我们总是不能够满足,总是不能够真正的开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到底什么才能够使我们真正开心?我们到底要超越什么,我们到底要得到什么?
其实真的很难说清楚,不过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似乎就可以比较清楚。假设一下,你的生命还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比如三年?一年?一个月?
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你想要做什么?你还会享受自己现在的生活吗,你是否有好的亲密关系,你的工作是不是让你满意,你现在做的,即使你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还会继续乐此不疲地做下去?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你就已经找到了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每一天,其实都是最好的一天,是属于我们的最好的一天,我们要好好地珍惜。有多少人,多少曾经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多少我们的同龄人,或者我们的亲人,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天了。
经常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今天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今年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似乎都想不起来了,即使勉强想起来几个片段,也觉得是那么地虚无缥缈,那么地不真实。
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在这条长河里,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就只是在岸边,拍了拍浪花。
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很多的事情都很虚,比如以一个旁观者来看自己。到底什么是真实不虚的呢,似乎真的也没有。
想起六祖的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首诗是回应五祖的另一首诗: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轻拂拭,模式染尘埃。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空虚,就是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就很容易出现空虚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去填满这一份空虚,因为我们不能够忍受这样的状态,我们必须要找一些事情来做,我们要do something。
不过,现在想到一个词,虚空。就算再热闹,再繁华,都会回归安静。或者反过来,静水流深,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下,洋流已经波涛汹涌。
虚空与空虚,虽然只是位置的调换,不过之中呈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虚空的状态,我们会不紧不慢,温和而坚定的生活着。而空虚的状态,我们会心急火燎,去追逐那些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