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伯德小姐的一个场景,修女老师面对学生的耻笑玩闹,并未生气,只是释然的说,我早已嫁于上帝。
俗话说,不知苦处,不信神佛。在俗世里受尽磨难的人,投奔了信仰的怀抱,马东曾说,不幸的人一点甜就能满足,于是,他们,因佛的慈悲博爱而幸福。
人真的能爱上佛吗?
我只能说,他们爱上的不一定是佛。
人有贪嗔痴,情是人之常理。
佛,断六根,是智慧的化身,情是劫。
所以,只能对国王说,若有来世。
你爱佛,佛却爱众生。
跟佛恋爱和跟海王恋爱其实没有区别。
那为什么,与海王的爱恋极易崩塌,但爱佛持久到不行。
一,海王是具象的,佛是意象的
海王是具象的,有依托的载体,你接受的嘘寒问暖,见到的金钱地位来自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对“爱人”想象的基础来自海王。
每个恋爱的人或多或少都对对方有想象,这点不质疑吧?
佛是意象的,意象的开始来自一堆形容词,来自口口相授,或是讲义,你信仰的越深,你想象得上帝越具体,越趋向你完美的另一半。
每个人爱上的佛都是自己想象的,尽管都是佛,却不是同一个佛,是自己的佛。海王,是同一个海王,大家的海王。
二,海王聪明,佛却具有智慧
拿王漫妮打比方,她靠着海王短时间打破圈层,接触很多新东西,开了眼界,锦衣华服,奢华餐厅,这些都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梁世贤有自己和世界的相处之道,他是聪明的,对王漫妮有指导作用,但只要王漫妮离开这个圈层,就用不上。
佛教的是一本人生哲学,是广义的存在,是一门学问,你信仰越深,就越了解佛,教义学的越好,你越有智慧,他在教你应付难题的同时,还调整你面对生活的心态,你修炼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最后,你得到的是不一样的解脱
和海王分手后,你的解脱是指离开这份痛苦的生活,一个雨露均沾的人配不上你的一往情深。但佛的解脱是。
无论你爱他,恨他,不信他,只要你和他结下了缘分,他最终会让你更爱自己,爱身边人,爱世界,他让你会成为佛。
人对海王是有爱的,但,对佛的种种,或者佛对你的种种,已经不再仅限于爱情,他不夹杂私欲,切断欲望的爱情,是大爱,是爱却已不叫爱情。
人并不是真正的爱上了佛,只是通过爱佛去学会如何爱人。爱佛的那天起就起了执念,而之后所作的一切都是要销毁这份执念,从而拿到靠自己参悟的智慧。
我曾说,若我此生没有遇见一生一世的人,我就去找个信仰。
因为我跪着看他悲悯的望向众生的时候,我知道他爱我。
这份爱,永不消灭。
图片
公众号:犀亚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