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诗经•蒹葭》之意境

《诗经•蒹葭》之意境
张海燕

作者系漯河博雅书馆主人

我读《诗经》,对于其中的一些诗文意境理解不了,对于这本公元前就形成的诗歌总集,感觉年代太久远,就体会不了作者的意境。比如《蒹葭》一诗,写的如梦如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遡游从之,”字面意思理解了,可这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却似懂非懂。直到我逛了八次颐和园,在西堤的大片大片芦苇前,才慢慢参悟到了“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诗境了。颐和园里的昆明湖被西堤一分为二,北段的西堤两面都种了芦苇,芦苇从青到黄,真实演绎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十月份的颐和园,芦苇的叶子还青着,有少许黄叶,芦苇穗先黄,站在乾隆年间种植的柳树下,望着三千亩之阔的昆明湖,看着芦苇随风摇摆。十二月份的颐和园,芦苇叶已经全黄了,芦苇穗下的叶子已零落了不少,芦苇茎上的芦苇穗轻飘飘的,依稀倒映在水中,柳叶也落了,但昆明湖的水是绿的,天空是湛蓝色的,晴空上的蓝天白云也明亮无比,站在西堤上,东北的万寿山,东南的南湖岛,西面的玉泉山都清晰可见。站在这西堤上,眼前的这片片芦苇让我突然想到了《蒹葭》,尽管这首诗初中已学过,但当时似懂非懂。当眼前这大片的芦苇和偌大的昆明湖,透过芦苇仿佛看到那个伊人,她正屹立在对岸,隔着这茫茫湖水,你在思虑着怎么过去,你可以逆流而上,也可顺流而下,这伊人不再是遥遥不可及了,眼前的这片湖水就是你的希望,你的憧憬!

在这秋到冬的季节轮回中,“白露为霜,白露为晞,白露未已”,三种时间的芦苇也是由“蒹葭苍苍”到“蒹葭萋萋”再到“蒹葭采采”,等待的人看着芦苇一点一点的变黄,心中对伊人的那种盼望就更强烈了,这份期许,我想就是《蒹葭》所表达的意境了吧。

● 水韵沙澧读书会 ●

“水韵沙澧读书会”是漯河日报社水韵沙澧文艺副刊部发起并承办的一项文化盛事。

读书会之所以冠以“水韵沙澧”,一是因为有沙、澧两河穿城而过,而沙河由西折向东北的环抱处,正是许慎的故里,那里有许慎的陵园,弥漫着文宗字祖的气息和诸多遗迹;二是因为漯河日报文艺副刊的名称也是“水韵沙澧”四字,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既是我们读书会的广义背景,也是读书会用来自励的精神象征。

水韵沙澧读书会的主导思想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崇文尚德、务本图强”的漯河精神为观照,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引导并弘扬读精典、重修身、立美德的风气。

水韵沙澧读书会的宗旨是阅读•分享•交流,倡导读书之风,爱读书、读好书;引导作家创精品,讲正气、写美文,抒发正能量,营造书香氛围,并提供交流的空间、分享的平台。读书会不只局限于读书写作,内容还包括书画交流、品茶赏香、吟诗作赋、影视鉴赏、剧本创作、名家讲堂、文学品读、哲学研讨等。

水韵沙澧读书会的组织形式是以水韵沙澧文艺副刊责任编辑为主导,以文艺界若干有学养、有经验、有热心的文化学者为辅助,作为读书会的组织者;以业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为骨干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企业社团、机关学校等,以自愿报名参会的方式,以全公益、全免费为主开办,并建立微信群,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活动结束后,报纸和报纸网站及报社的相关微信平台有专门的新闻报道,实现全媒体融合。

水韵沙澧读书会的运作模式是围绕党和政府的思想、理论导向,结合读书会成员的需求实际,长计划、短安排,基本做到一月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小型活动。

截至目前,水韵沙澧读书会自2015年3月份开始举办以来,已办了公益文化活动二百余期,内容转绕大人文、大社科,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水韵沙澧读书会产生的作用——

一是参加水韵沙澧读书会的人越来越多,有工人、农民、教师、机关干部,有私企老板、青年学生以及自由职业者。年龄最小的十多岁,最大的70多岁,影响所及,遍布城乡。

二是水韵沙澧读书会为漯河的文明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虽是民间自发活动,但受到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三是水韵沙澧读书会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学艺术工作的系列讲话提供了理解、感悟、践行的自觉意识和思想方法,许多作者积极主动走向一线、深入采访。

四是从《漯河日报•水韵沙澧》文艺副刊来看,不仅稿量充足,稿件的质量也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有大情怀的好文章。

五是水韵沙澧读书会还在认真调查以后,组织广大读书会成员进行爱心志愿活动,传递了爱心、弘扬了正能量。

六是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创作骨干,为我市的文艺精品创作注入新鲜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诗经•蒹葭》之意境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