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白鹿原》有感 -好与坏——人性的角色定位

好与坏——人性的角色定位

——读《白鹿原》有感

邢丽旸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该书荣获了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期读书会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走近这部浓缩着深沉民族历史内涵,有着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感的著作。

重温经典,感慨颇多。《白鹿原》中人物角色众多,白嘉轩、鹿子霖、白孝文、白孝武、黑娃、朱先生、冷先生、小娥等等,交织汇聚了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人物画卷。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不敢轻易断言。年少时,于我而言书中的好人与坏人可能便是我对于人生的全部判断。只是随着阅历见长,发现那种绝对意义上的坏人并不多见,绝对的好人倒是在一些宣传报道中间或碰到,但业已被美化得完美至极。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太多的时候,好人坏人的问题好像生存死亡的问题一样,之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者是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西方的一位先哲讲,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好人坏人只是一个经心或不经心的选择问题,所以才会有那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之说。一念之差的选择足以决定你的人生。

如书中黑娃的人生蜕变。求学时黑娃的朴实和义气。遇到小娥后的遭际,一腔热血让他从闹农协,当山匪,被招安,直到这位英雄好汉被白孝文诬陷处死也无力申冤。这实在是一个让人佩服又惋惜的人物。而我从黑娃的短暂一生中却似乎领悟到了什么。我相信,如果有一个平和均等的契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做一个好人,正像许多所谓的坏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所哀叹的那些如果有来生之类的话语一样。

我们很难武断地说《白鹿原》中的他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即使换成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也很难保证不作出类似的选择。这大概就是小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这就是人生。如同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上海滩》中,许文强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一生可以死许多次,当一个好人死去的时候,一个坏人便诞生了。当然,这里说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如书中的白孝文这个让人扼腕的角色,他原本是优秀的族长继承人,而小娥事件以后,他却落魄至极,当他改头换面荣归故里后,他骨子里的阴险狠毒也显现出来。

又如小说《白鹿原》中的主角,严肃刚直、不畏强权的白嘉轩。黑娃遇难时他以德报怨。这似乎就是一个典型的好人的形象,但是在故事的结尾当他看到疯傻了的鹿子霖,文中这样描述——他俯下身去,双手拄着拐杖,盯着鹿子霖的眼睛说:“子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鹿子霖却把一颗鲜灵灵的羊奶奶递到他眼前:”给你吃,你吃吧,咱俩好!”白嘉轩轻轻摇摇头,转过身时忍不住流下泪来。让我们恍然觉察到良心不安的他曾不甚地道地设计赚得了鹿子霖的风水宝地。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可见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话题。当作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把好人和坏人的品格集中于一身,我们发现:人,是有多面性的,人生在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换,以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人性会得到多方面的展示。“好人”或“坏人”都是相对的,任何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无论是白嘉轩还是鹿子霖,他们的人生都已完结。一部《白鹿原》,一部人性的画卷,看完不由掩卷叹息。谁知道经年之后人性的演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读《白鹿原》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