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玉米人》读书分享活动

你好,阅读

我相信

一定会有那么一群人,

想着同样的事情,

做着同样的事情,

在某个共同的时间轨道,

上天安排,我们相遇。

——阿城作协女子读书会

前言

2021年

11月21日晚7时,由于疫情原因,阿城作协女子读书会第五十九期读书分享活动再一次于钉钉线上进行。

此次分享的作品是读书会副会长王丽虹推荐的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作品《玉米人》,于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及作者简介

《玉米人》是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重要代表作,出版于1949年。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切身经验写成的一部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

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作品热情颂扬了印第安人誓死捍卫自己的土地和玉米的英勇斗争。小说同时描写了危地马拉山区、平原、城市、乡村的生活,以及圣克鲁斯迎神赛会、丘妮塔的婚礼、圣烛节朝圣等五光十色的社会风情画。

小说所刻画的军官、士兵、农夫、工匠、邮差、脚夫、神父、巫师、草药郎中、小贩、乞丐、酒肆老板等各种人物的群像也使读者大开眼界。身临其境般地目睹了不同阶层的人的面目和生活。

作品所展示的人物、事物、现象和事件为读者具体了解当时危地马拉城乡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环境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佐证。

在艺术上,《玉米人》的突出特点是结构复杂,风格奇特,充满象征和比喻,不讲究叙述的条理和顺序,笔触特别自由而洒脱。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生于1899年,逝世于1974年,祖国是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当代世界著名诗人、小说家,曾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总统先生》。

阿斯图里亚斯一生写了十部小说、四部诗集和几个剧本,在危地马拉以至拉丁美洲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99年,阿斯图里亚斯出生在危地马拉城。在内地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居民当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回到首都,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担任律师。

1923年,因受反动政府迫害,流亡欧洲,在法国侨居多年,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有着广泛的接触。

他在深入研究玛雅一基切文化的基础上,于1930年写出第一部小说《危地马拉的传说》。在欧洲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

从1925年到1932年,作者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总统先生》。

1967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世界文坛上遐迩闻名的作家。

1974年6 月9 日,阿斯图里亚斯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家诊所里与世长辞,终年75岁。其他重要作品有《危地马拉的周末》、《混血姑娘》、《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玉米人》读后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后感大全 » 《玉米人》读书分享活动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